四月27日,夜。
十八年前的今天,当你带着对这人世间的百般不舍,在我面前停止呼吸,我唯一能做的是请求按程序来做心肺复苏的医护人员下手轻一些,让你走时的痛苦小一些,为你保留最后的尊严;他们要我大声唤你,可我曾听说亲人的哭喊声会让踏上那条路的人走得不安心,所以我只好强忍住伤悲配合,即使连接在你身上的仪器早显示你已越走越远……那以后很多年,不相信人生有输赢的我面对父母健在的朋友时总羡慕得红了眼圈。
去年十一月回国,待了离蓉二十八年来最长的时间,四个月。
这次回国,姐带着小娃娃到浦东机场来接我,没错,姐升级做奶奶了,有个人见人爱的小孙子,小娃娃的眉眼长得象斌斌,小鼻梁塌得和我小时候有一拼,小嘴巴是好看的花瓣形,象他的妈妈,婷婷;不仅肉肉的小手伸开来手背上和我们家人一样凹出四个小肉窝窝,属相和您一样,属牛,星座和妈妈一样,巨蟹座,缘分神奇得让我总怀疑没准儿是您为天国做出了什么特殊贡献,换来这可爱的小天使降落在我们家;小娃娃应该是您最中意的小男娃,活泼可爱,精力旺盛,和您充满慈爱的“横板竖跳”分毫不差,好动的同时也很听话,即使动如脱兔也随时能听见大人对危险的警戒,一秒停下来;在上海、苏州的车水马龙中,他是他奶奶最好的摄影模特儿,也是姐贴心的旅伴;小娃娃情绪稳定,累了饿了也不吵不闹不耍小性子,十分乖觉;离开上海的前夜,我们去外白渡桥上拍对面陆家嘴的三件套,前一天买的东方明珠纪念玩具不知怎的小彩灯不亮了,怕被他奶奶责骂,小娃娃和我串通一气,把玩具放进我助步器的篮子里藏起来;回民宿时风力升级,三岁多的他愣是要给他奶奶搭把手,把我从外白渡桥下一气儿推回好几百米外的民宿;第二天回蓉前,我们去打卡大壶春的生煎,许是将要有爹妈撑腰壮胆,小娃娃面对我对着他拍的手机径直拦截,明令禁拍,拍摄权仅属坐在方桌另一侧的他的奶奶,在被姐提醒生煎包是我请他吃的后,小娃娃噘起好看的小花瓣嘴,无可奈何地冲我翻个白眼,那瞬间定格在您眼中,定会是会心一笑,调皮……
这个小天使的到来,让家里欢乐和热闹的指数呈几何级数递增。今年的年夜饭异常热闹,妈妈做好冷吃兔后,厨房的主控权就交给我和姐轮番掌勺,申玲负责洗碗。紧张的忙碌中申玲不知有啥事儿,刚喊了一声“姐”,恰逢小娃娃也有话要和他奶奶说,也跟着他二姨奶奶管他奶奶叫“姐”,小奶音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发压岁钱时小娃娃按他奶奶的教导轮流给我们拜年,恍惚间我似乎看见三十多年前给斌斌发压岁钱时的情形,簇新的钞票递给斌斌时他的小手不停地把我们的手往外推,被我打趣他小小年纪就视金钱如粪土,清高;三岁男孩在收压岁钱上的反应可能大同小异,轮到小娃娃时也不过是按着姐的提醒赶紧说完吉利话,心思全扑在他奶奶送给他的遥控车上……我不禁感慨这个幸福的娃娃有个幸福的奶奶,想当年斌斌这么大时您和妈妈都还没退休,无法在第二人生中享受含饴弄孙的乐趣;孩子对于你们那一代人,无论是子女还是孙辈,沉重的责任永远大于成长的快乐。
这次回国期间最深的感触是和斌斌聊天,相差二十岁的小姨和外甥竟能坐在一起分享人生感悟,聊子女教育,探讨文化差异,我的欣慰难以言表。想当年自己的青春尚充满迷惘时,姐就让我升级做了三姨,做长辈的初体验诚惶诚恐,直到半年多后奶奶去世时我才反应过来,家里最小的孩子不再是我,往后的人生得学着自己给自己托底。我曾不止一次和斌斌提起过他们出生带给我的不只是升级做长辈的快乐和责任,更多的是治愈了我青春期的迷惘和对未来的多思。那还是奶奶在的时候,有一次我买了盒大白兔奶糖去奶奶家,当我用盒盖逗抱在怀中的斌斌时,红色的一面总能逗得他开心大笑,翻转成金色的一面时他的笑声骤停,彼时的我突然意识到快乐随生命降临时原本如此简单,何苦被未知的岁月绑缚?那以后无论做人做事,我都朝着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做选择,虽然常被视作异类,但一想起斌斌面对红色铁皮盒盖时天真的笑容,就觉得自己简简单单过生活的信念无需佐证,更不必和谁比较,开心就好。
斌斌是在疫情期间结的婚,您的外孙媳妇叫婷婷,本地人,一个很不错的女孩子,大方、美丽、体贴、善良,也是人家父母捧在手心儿里的独生女,却一点儿都不娇气,走出家门是职业女性,回到家里做家务、带孩子。多了一个叫我三姨的孩子,我对斌斌的包容也毫无保留地给了婷婷。许是因为自己也是打从那个年纪过来的,婷婷在我眼里挺好,我深知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来自原生家庭和个人阅历的小小固执,年轻的小夫妻难免会有些这样那样的小摩擦,如您所说,婚姻是需要一辈子来磨合的课题,如我所感,婚姻是大半生需要在动态中寻找平衡的课题,有些女孩喜欢通过倾诉转移情绪,有些女孩子选择按自己的方式内化问题,无论婷婷的选择是什么,您的外孙媳妇在我们这些长辈眼里乖巧懂事,在小娃娃心里也是个可以依靠的好妈妈。那天我们从望江公园出来,小娃娃习惯性地伸手要妈妈抱,个子小小的婷婷毫不犹豫地将四十多斤重的儿子一把抱起,我虽有些吃惊,却没说什么,无论什么年纪,娘终究是娘,儿终究是儿,一个身体里近十个月的心跳同频,儿子有撒娇的权力,母亲有宠爱的自由,合情合理。
私下里我把您当初在我婚礼前给的告诫也转给了斌斌,“婚姻要走过春夏秋冬”。我结婚时将满三十,对您“春夏秋冬”的感悟只先囫囵记住,真正的领悟也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滴水穿石;不过对于两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如何携手白头,婚后二十四年的我还有另一种理解,就是相处不累,我和斌斌的姨爹如今在婚姻中都保持着自己的爱好,他看他的球,我看我的书;他熬他的夜,我码我的字;他在把自己培养成NBA活档案的路上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我在码字为痴的乐趣中执着地钻研如何用文字讲好故事……既然试图改变对方的一切努力被时间证明是徒劳,那些金钱与责任义务对等交换的“真理”在我这儿不乏做买卖的嫌疑,那么当年我在二滩时您那句“你要活,别人也要活”的逻辑融入婚姻中,便是“给对方自在,方能自己自在”,只不过年轻时心理脆弱,总天真地把自己的自在一股脑儿地托付给婚姻里的另一半,年龄差异不大的夫妻如我和斌斌的姨爹,如今天的斌斌和婷婷,三十出头时自己的心性尚未成熟,尚搞不清楚自己的自在究竟是什么,如何背负两个人的期待?或者也只有到了我如今的年纪,走过半百人生,才能领悟无论是婚姻还是人生,课题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和自己相处,唯有真实地面对自己,放下纠结,和自己和解,才能和身边最亲近的人相处不累。
说到和自己和解,就不得不提今年四月十二号的七中百廿校庆。两个甲子,无论是您入学时在青龙街先就读的成县中,还是我考进的磨子桥的成都七中,六年时光,多少美好的记忆。智斌说我的敏感和敏锐并不适合应试教育,如今想来是当年去报到前您提醒我要用心读书,我听话地把心带去学校,脑子落家里了。
校庆的征文活动老早就开始了,我初中时的班长杨剑雄和春曦不约而同地要我应征,被我婉拒,如您所说,七中就是一所学校,六年里最大的收获就是那些纯洁的友谊,迈出校门后恐难再拥有。可即便拥有这些不含一丝杂质的友谊,回首我的七中六年,终迈不过去三十年多年来一直被我称作“文革遗风”的初中班主任,张锦老师。此番回国的四个月,来往走动的竟大都是初中的同班同学,于是我开始思考那位带了我们三年的年轻班主任到底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人生,让这群年过半百的同学每每聊起当年的同窗旧事,总谈笑风生。辗转几夜后,我终于决定抛开年少的偏见,和内心深处的张锦老师和解,用我的笔还原一个真实的张锦老师,我总隐隐觉得,和心里的张锦老师和解就是和年少的自己和解,和自己年少时的敏感、脆弱和解。
您走的那一年,我三十六岁,四年后我突然明白所谓不惑,其实就是不再追着命运找答案,不再反问为什么明明自己很努力,结果和预期怎么总有距离;等到过五十岁生日时,发现知天命就是和自己和解,和五十年间受过的伤、走过的弯路、犯过的错误和解,放下执着,不找借口,抬起手,放过那些过去曾经也就是放过自己,只有让心里的痂脱落,才能重获自由。和自己和解的说法对您而言也许难免新鲜,对我而言却是人生必走的征程。
写完张锦老师后,我竟意外地收到张锦老师的回信,字里行间,那个真诚、勇敢的班主任让我感动。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在七中度过的六年光阴是如此宝贵的财富,如果我以前对张老师的印象只是热忱、奋进、励志,那么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看到的是张锦老师的睿智、真诚和勇敢。是的,我两次提到了真诚和勇敢,年过七旬的她竟然为自己年轻时的知识储备不足向我道歉,也就是成都七中,怕也就只有张锦老师,才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张老师的回信令我泪流满面的同时,我庆幸自己的人生能在少女时代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不仅专业知识了得,人格魅力也如此不凡,远在天国的您如果读了张老师的信,定会打心眼里替我骄傲。
……
十八年,呱呱坠地的孩子已经高中毕业,而我也能笑着面对七里香绽放的七中林荫校园说,这学校,父亲读过,我读过,六年时光,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