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程,从白纸一张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到二十岁之前,无论是象牙塔里考得没完没了的应试教育,还是大把时间阅读书籍和观察人生的闲暇时光,所有的累积都是为了二十岁后迈开脚步看世界的步伐。当世界在我们面前张开的瞬间,所有的一切都变得那么新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源自不同历史文明的文化差异,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看世界是我们这一代许多人的梦想,也许是国门关得太久,也许是被走过撒哈拉的三毛启了蒙,这一代人在青春的花季赶上国门大开的好时候,只要胸腔里装着颗蠢蠢欲动的心,大都前仆后继地背井离乡,大踏步踏上看世界的征程。世界要怎么看因此变得有意思,是用足印在世界地图上盖戳的?还是当不一样的风景在身边掠过时抛开左右地域、历史、文化、宗教的因素,感悟似曾相识的温暖真纯?
许是码字成痴的惯性,我不大用“积淀”二字,离开故国多年,近年间频频见官方频道信手拈来,萌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反骨似乎并未被风吹雨打的世故人情彻底磨平,听起茧子时忍不住要追问到底什么是积淀?是被时光一点点累积,被岁月一点点淡忘,被今天之人用作遮住口遮住脸面牟利的物件儿,还是用以厚积薄发提炼智慧的基础?淀一定有积,而积不一定能淀,所谓积,如果不是为了淀,为了升华,何苦浪费时间,虚度年华?
只是年华的事,着实有趣。想当初用稚嫩的童音高唱“光荣属于八十年代新一辈”的少年一下子就人过四十,这一下子的光景,买吃食不用粮票,买副食品不用号票,住房不用等分配,高考不能定终身,职业可以自由选择,人才可以自主流动,有升职就有失业……即使没有背井离乡地迈出国门,眼前的日子和三十多年前高唱的那个希望的田野究竟能不能对得上号?
看世界的好处就在于,有一天当记忆,身体和心灵分道扬镳且越走越远后,大千世界里总会碰上其重新聚合的契机,游戏般地将历史和现实搅合在一起,重新累积,重新沉淀,重新升华,升华后产生的观念,当会更加成熟、坚定。
做好应对时光倒流的准备,带着蓦然回首的勇气,带着对古巴这个坚定不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好奇,踏上旅途。